仍然是央行官網的那個查詢頁面,我們可以看到,截止到目前位置,持有官方支付牌照的支付公司,一共有229家。
有以些支付公司不做POS機。
但有一部分支付公司為了搶占市場,會推出多個品牌的POS機。
所以,目前市場上在使用的POS機品牌有上百個。
我的一些客戶找我推薦POS機時,經常會疑惑:哎,這個牌子的機子我怎么沒聽說過啊。
我往往會跟他們解釋:你沒聽說過,太正常了,哪怕是我們這些業內的人,也未必可以對所有的品牌都清楚。
而普通的用戶,一般也就知道三五個品牌,超過10個的都很少。
那問題來了,面對這么多品牌的POS機,該怎么選擇呢?
可以遵循下面這個條件:
1. 刷卡標準正常商戶,無跳碼、無虛假商戶、皆都是本地商戶。
2. 費率不能低于0.6.且長期穩定不變,不偷改費率。
3. 刷卡資金可以及時到賬。
我們先來解釋第一條:
目前,國家把所有刷卡消費的商戶分為四大類:標準商戶、優惠商戶、減免商戶、特殊商戶。
我們拿用POS機刷一萬塊來解釋:
標準商戶的刷卡手續費,銀行分到大部分(45),銀聯穩定拿走(7),余下的分給支付公司。
優惠、特殊商戶的刷卡手續費,銀行分到很少,大部分都讓支付公司拿到。
減免商戶的刷卡手續費,銀行、銀聯都分不到錢,全部被支付公司拿走。
我們可以發現,假如你刷的商戶是優惠類、特殊類、減免類,支付公司可以掙更多的錢,而銀行、銀聯幾乎不掙錢。
所以,一些黑心的支付公司為了掙更多的錢,哪怕用戶刷卡消費的是標準商戶,也會被改成其他三類商戶,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跳碼。
而虛假商戶就很好理解了,那就是你刷卡消費的商戶,是某些支付公司利用技術手段,假造的商戶。
當然刷了虛假商戶后,所有手續費全部被支付公司拿走,銀聯、銀行一分錢也分不到。
刷這樣存在跳碼、虛假商戶的POS機有什么危害呢?
很簡單,銀行掙不到錢,卻發現你的信用ka卻不斷地“消費”,那銀行一定會盯上你。
輕,則對你的信用ka進行風控,嚴重的降額、甚至是封卡。
很多用戶吃了這方面的虧,甚至業務員信誓旦旦的說,自己的品牌不跳碼,可結果也都跳,所以恨死了那些跳碼機。
業內亂象叢生,導致客戶喪失了對整個行業的好感和信任。
怎么查詢交易商戶是否為優惠類商戶、減免類商戶?

我們可以到中國銀聯官網的MCC查詢網,輸入MCC碼進行查詢。
中國銀聯官方MCC查詢網址:
怎么查詢交易商戶是否為虛假商戶?
登陸登錄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,官網總站鏈接:
查詢剛剛交易的商戶,假如查不到,那就十之、可能是個虛假商戶。
當然不排除是支付公司在錄入商戶名稱時,不規范導致不能查詢。
我們來解釋第二條:
為什么要選擇費率在0.6以及以上的POS機?
先來分析下用POS機刷卡的成本。
這里涉及到三家:銀行、銀聯、支付公司。
我們仍然拿刷卡1萬塊來舉例:
自從2016年96費改以后,規定發卡機構(銀行)收取45元,銀聯收取銀行和支付機構共計7元,剩余的給支付公司。
支付公司推廣POS機有各種成本,也要分給業務員分潤,以及自己的利潤。
所以60的手續費剛好讓各方都剛好平衡,也就會長久穩定,不會輕易更改費率。
而低于0.6的POS機也有很多,但是就不能保持平衡了。
要么虧銀行的錢,出現各種跳碼、虛假商戶。
要么虧支付公司的錢,前期吸引客戶,后期私自更改費率,甚至扣押客戶資金。
不要輕信任何低于0.6還正常的各種言論,動腦子想想。
你不讓支付公司掙錢,他憑什么保證服務質量。
第三條,刷卡金及時到賬,
市場上的POS機,有這么2種到賬方式:
1. 秒到,即你前一秒刷卡,后一秒就到你的銀行ka,一般會多收1-3塊的秒到費。
2. 隔一段時間再到賬,可能是10分鐘,也可能是幾個小時,也可能是隔天,甚至一周后。
單從刷卡人的心理來講,我當然希望我前一秒刷的資金,下一秒就到賬了。
一方面可以保證不會耽誤我對資金的安排,另一方面同樣是保證了我資金的安全。
從這里來看,那幾塊錢的秒到費,簡直不要太值得了。
OK ,符合這些條件的POS機,可以放心大膽的使用。